比亚迪的国际大厂觉悟

2024-01-17 作者:枕头 点击量:9,480

​从1956年到2023年,中国汽车历经67年风雨,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,比亚迪跻身国际十大汽车制造公司。如果这个时间从张学良的东北汽车萌芽开始算起,已有92年的筚路蓝缕。

2023年,期盼中的快速复苏并没有出现。裁员、降薪成为高频词,消费降级表现在每一个家庭的账单中。也是在这一年,中国汽车市场因为库存压力等原因,正式开启了价格战。

卷字当头,生意场中的血雨腥风在中国车市体现的尤其惨烈。水军、黑稿、互相举报,前脚逼着友商们签“不降价”协议后脚作废,赔钱卖车,采购黑钱忽悠老板,乱象丛生的背后是草莽时代的壮大。

同样是这一年,比亚迪突出重围,正式跻身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,甚至在globaldata的2023全年预估销量中排名第9。中国汽车产业终于从消费大国变成制造强国,出现了世界级汽车公司。从拆解仿制车的仿制车,到推出可以原地调头的高端自主品牌,历经67年。

一、草莽英雄比亚迪

日本有丰田,德国有大众,韩国有现代,美国有通用和福特,那么,谁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代表?

端着架子,强调出身,靠吃政策饭的传统国营公司?还是,程序员比工程师多,PPT和新概念夺人眼球的新势力?

市场选择了一个草莽英雄——比亚迪。

其实,比亚迪做汽车仅20年,但总给人它是传统汽车公司的错觉。王传福1995年借钱下海经商,最开始是靠拆解和模仿日本电池产线起家,别人是自动化,比亚迪没钱,但有便宜的劳工,采用“人海”产线。

2003年,比亚迪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正式进入汽车领域,王传福那时的目标就是制造电动汽车。2005年,比亚迪旗下首款汽车F3下线。2008年,比亚迪F3DM上市,这是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。至此,比亚迪正式开启新能源汽车商业化。

2023年,在第500万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之际,比亚迪搞了个“致敬中国汽车”,引发了不小的风波,在微博上持续刷屏。

而除了拍短视频做广告之外,如何做好中国第一、国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,扛起中国汽车文化的大旗,则是王传福的全新任务。

二、比亚迪的智能化

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流行一句话,叫“新能源的上半场是电动化,新能源的下半场是智能化”。吉利汽车还因为这句话给出了一句solgan,“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”。甚至连江淮汽车都喊出了“无智能,不造车”的口号。

如今,王传福出面认领,说这句话是他先提出来的。然而,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过往比亚迪和智能化的联系并不大。比亚迪的走量车型也并不是以智能化优秀而闻名。

然而,就在昨晚,王传福宣布,未来比亚迪要在整车智能领域投入1000亿元。将在30万元及以上车型标配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,20万元及以上车型提供选装。

“智能化,比亚迪宁愿慢一点儿”

按照王传福的说法,制造智能汽车就像造房子,不是敲敲代码就能做好的,必须以汽车电动化为基础,基础做不好就是在盖危房。他引用“安全就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”,称比亚迪宁可走的稳一些也要推出最安全最可靠的智能化产品。

实际上,网络上曾出现有关比亚迪汽车不够智能的吐槽,甚至连王传福本人“无人驾驶就是忽悠”的言论也被视作比亚迪不够智能的一个例证。

发布会上,王传福正面回应质疑称,现阶段,无人驾驶无论是从法律法规还是技术成熟度上来说,都不具备落地的条件。王传福表示,现阶段,智能驾驶比无人驾驶更具备可行性。比亚迪宁愿走得慢一些,也要追求安全可靠的智能化驾驶方案。

该言论也直接将百度等高阶智能驾驶公司的技术路径放在对立面。
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在智驾领域有两种研发逻辑并行。一种是从L2+做起,逐步实现无人驾驶;另一种是直接从L4甚至是L5级智能驾驶入手,推动市场成熟和法律法规的认可。

智驾团队玩人海战术

有关比亚迪的智能驾驶研发进展,王传福透露,比亚迪智驾团队目前有4000多名工程师,其中有1000多人负责算法和硬件部分,还有3000多人负责软件部分。

相比500到1000人的独立智驾公司来说,该团队规模的确称得上是相当庞大。至于软件部分是否能够“大力出奇迹”,值得关注。

除此之外,王传福还提出了独立于智舱、智驾的,智电融合“整车智能”理念。王传福说,实现整车智能,要做到全栈自研、垂直整合。并表示,一台车,如果动力系统是买来的,底盘系统是买来的,智能系统还是买来的,难以做到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。

造车领域,资源整合是难度最大的工作。主机厂需要从众多tire1甚至是tire2中选择和整合相应的技术,最终完成汽车产品的研发和生产。然而,就目前来说,大多数车企即便底盘、动力系统、智能系统有采购的部分,也基本会有共同研发的过程。

AI大模型+璇玑架构上车

比亚迪昨晚发布了智能化架构“璇玑构架”,以及璇玑AI大模型。

璇玑架构由一脑、两端、三网、四链组成。

一脑,即中央大脑,目前已搭载至仰望U8和腾势N7。

它参与和主导一切感知、决策、执行,可以实现对多种Soc芯片的兼容,能够接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,可以搭载各种中小型的AI模型。

比亚迪宣布,未来将搭载1000TOPS、2000TOPS的“舱驾一体”芯片。目前看起来,该芯片实现效果类似于高通的ADAS平台 Snapdragon Ride。

两端,即车端AI和云端AI,两端实时协同部署,让智电融合具备超强迭代和成长速度。比亚迪宣布,将扩建智算中心,以加速璇玑AI大模型的训练。

三网,即车联网、5G网、卫星网,三网融合,可以极大拓展智能汽车的通讯半径。

四链,即传感链、控制链、数据链、机械链,四链深度贯通,实现灵活感知、精准控制、协同执行。在控制链上,采用的是中央大脑集中式和多域分布式,实现择优选择择优控制。

当然,更多人还是惊叹于“易四方”等技术所带来的原地掉头、水上行车、豹式调头,窄空间停车等能力。

“易四方”是真正实现四个电机独立驱动、整车深度融合感知、车身稳定矢量控制的技术平台。

四个电机构成整车核心动力源,每个电机可以独立控制每个车轮,实现单个车轮的驱动、制动、前进和后退,让车辆具备超强的车身姿态调整能力。

总的来说,比亚迪对于智能化的理解主打的就是“整体协同”,将众多技术包装在同一个概念之下,重新整合。

其实,科创界的智能化和比亚迪口中的整车智能显然有一定的区别。王传福本人对于电车创新的理解反而与日本造车界不谋而合。

可能,这就是比亚迪经常被当成传统车企,以及在日本车展上会被丰田章男驻足观看的原因。

二、推动汽车文化发展

相较于比亚迪智能化,昨晚发布会上有关“推动中国汽车文化发展”的篇幅被提及的较少,然而这其实是中国汽车领域所面临的一大短板。

当前,国人对于汽车文化的认知还比较初阶,这几乎成为了车圈共识。

人们在日常生活中,鲜少有机会和时间参与汽车运动。汽车改装等亚文化更是处于灰色地带。

大多数人,仅仅把汽车看作是通勤工具。

而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,比亚迪如果想实现行业影响力的跃升,必然要将推广汽车文化作为己任。

昨晚,比亚迪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直指问题核心——门槛太高,“体验最新技术,你得有车吧,要有专业的场地吧,还有专业的人提供指导和帮助”。

新能源技术需要更多人体验

“百闻不如一见,一见不如体验”。

李云飞表示,新能源技术带来的颠覆,很多人还没有体验到,归根结底,就是体验的门槛太高了。

例如,百公里加速2S的车,普通人很难找到场地去尝试;越野车的冲坡和涉水,很难有相应的场地提供大家体验。

虽然,国内有部分针对传统燃油车的赛车场,然而面临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颠覆性体验,旧有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。

如今,新一代新能源车,2S、3S的百公里加速已经并不少见,响应也已经做到了毫秒级。原地调头、水上行驶、智能驾驶、智能泊车等等,很多人根本不知道,现在的新能源车究竟能够做到什么地步。

投资50亿建设专业赛车场

昨晚,比亚迪宣布,将投资50亿,建设适合测试新能源车的,全球首批全地形专业赛车场。

目前,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,其中最早的一个将在今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
比亚迪的这批赛车场将破解汽车体验门槛高、场地少的困境。比亚迪的赛车场中将包含标准的竞速赛道、专业的越野场地,等等。

比亚迪将提供场地、提供仰望U8等车型、提供专业教练及培训课程。而且,该场地将提供给友商以及媒体等使用。

李云飞表示,要大力推动懂车、爱车、玩车的氛围形成,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中国特有的汽车文化。比亚迪将助力百万人下赛道。

李云飞坦承,如今的比亚迪已经到了全新的品牌阶段。

在这个阶段中,必须要做有利于行业,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培养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