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壮!华为或包机从台湾抢回“最后一批”麒麟芯片
【数码爱好者讯】还有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到了美国全面“断供”华为芯片的日子。据外媒爆料华为旗下海思包下一架货运转机,目的是赶在9月14日前把从台积电定制的芯片运出台湾,以缓解华为面临的芯片危机。
随着美国禁令生效进入倒计时,台积电、联发科等半导体厂商都在加紧赶货。而芯片生产周期至少两至三个月,为赶在期限前将芯片运出台湾,部分华为供应商亦将之前产出、尚未封测的芯片运送到大陆。至于来不及运送的芯片,华为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笔包一架顺字号货运专机,运走所有下单的芯片。
据推测专机费用约600万至700万元新台币(折合约158.4万至184.8万港元),且未计关税及两地机场地面费用,成本不菲。华为之所以会如此大手笔运送芯片,可能是看到了美国强硬的态度没有缓和迹象,或者在时间上延期的可能性也几乎不存在。所以华为做了最坏的打算,把能够拿到的芯片全部拿到手中,这样至少2020年下半年华为不会没有芯片可用。
据通信行业独立分析师黄海峰透露,华为“最后一代”的高端芯片麒麟9000备货量在1000万片左右,也就是说约1000万台华为Mate40/Pro手机可以用上这一芯片,或许可以支撑半年左右。当备货用完后,华为手机业务,尤其是高端手机业务很快会遇到巨大挑战。
华为终端CEO余承东近日表示,麒麟9000芯片只生产到9月15号,还会上市,但是数量有限。
“但很遗憾的是,在美国的第二轮制裁,我们芯片生产,只接受了9月15号之前的订单,到9月15号生产就截止了。所以今年可能是我们华为麒麟高端芯片的绝版,最后一代。”余承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。
2020年5月15日,美国商务部宣布加强出口管制,要求台积电停止接受华为的新订单。已接受的订单将于9月15日前出货,此后的订单在出口时将需要得到美方许可。此时的限制目标主要是让华为自家麒麟芯片不能生产,华为仍然可以选择其他芯片厂商的产品,比如三星、联发科等。
接下来的8月17日的升级版禁令则全面封杀了华为的退路,这次禁令的核心在于,全面封杀华为向第三方采购芯片,不仅仅是处理器芯片,存储、面板驱动芯片、显示面板等均在封杀之列。
9月9日,据韩媒报道,三星和SK海力士将在9月15日停止向华为出售存储芯片等零部件。同时三星显示器及LG显示器预计将从9月15日开始停止向华为高端智能手机供应面板。对华为来说可谓雪上加霜。
如何突围?
一直以来华为只专注于芯片设计,并取得了诸多成果,尤其是华为麒麟芯片已经有了赶超其他芯片厂商的实力。但芯片制造是华为最大的短板。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坦言“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生产,华为没有办法生产。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只做了设计,这也是教训。”
在美国宣布新一轮的禁令之后,华为启动了“南泥湾”项目,并联合多所高校和企业共同研发,目的是实现自给自足。当然短时间内华为还是无法在避开美国技术封锁的前提下造出芯片,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,10年?5年?3年?...
软件方面,华为在“断供”前夕发布了鸿蒙2.0系统,阐述华为生态,明确表示明年华为手机全面升级鸿蒙2.0系统。打响华为突破美国封锁的第一战。
在鸿蒙并未完全落地前,华为便于2016年推出了华为移动核心服务HMS Core 2.0,对标安卓的GMS和苹果的iOS基础应用。
目前HMS在全球已经有180万开发者,集成HMS的应用数量超过9.6万个,超过6万多个海外应用上架了华为应用市场(App Gallery),头部3千个应用已经超过80%在华为应用市场可以获得。
“华为给安卓贡献了很多想法,但安卓本身有非常严格的思考,以前华为和其合作得非常痛苦,一个小创新沟通了一年,捆住创新手脚。”王成录说,断掉安卓合作,利大于弊。
很多人认为美国的禁令是给华为按下了“暂停”键,而对华为来说却是按下了“加速”键,给华为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