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鼎桥后Hinova 华为手机业务在艰难中摸索前进

2021-11-28 作者:小二郎 点击量:814
鼎桥 Hinova 华为

锚思科技观点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华为自去年9月15日起便不能请使用美国技术的代工厂为之代工麒麟芯片。好在华为之前下了不少的订单,台积电也是全力赶工,让华为有了1000万片左右的麒麟9000作为库存。

先鼎桥后Hinova 华为手机业务在艰难中摸索前进

虽然看起来库存很多,但终有见底的时候。时至今日华为麒麟9000几乎耗尽,仅给一些顶级旗舰使用,其他的则只能使用麒麟9000E(残次版麒麟9000)甚至骁龙芯片。

在严密的封锁下,华为不得不将荣耀品牌卖出去,快速回笼资金的同时还能够将为数不多的麒麟芯片留作自用。即便如此,华为的危机并没有解除。

华为的手机出货量也因此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,2020年Q2华为超过三星坐上了第一的宝座。

2020Q2

2020年Q4,华为手机出货量直接掉到了第五,差一点就进入Others。在2021年,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就一直在Others里面了,这个排行榜再没出现华为的名字。

2020Q4

留住老用户

为了留住老用户华为拿出了鸿蒙OS,与Android和iOS形成三大系统鼎力的局面(曾几何时这是微软的梦想)。由于前些年华为手机业务发展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,鸿蒙OS用很短的时间便完成了千万级的装机量。

凭借优秀的优化能力,鸿蒙OS在老机型上运行非常流畅,再战三年也毫不夸张。

鸿蒙OS

作为一款开放的系统,华为希望更多的设备进入鸿蒙生态,当然其本身也在非常积极地完善这个生态,PC、智能穿戴、智能家居、汽车等均有大动作。

只是在手机用户拉新方面,鸿蒙OS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,毕竟没有哪家手机厂商愿意放弃自家的系统而搭载华为的鸿蒙OS,这就等于拱手将手机利润的90%给了华为,自己只赚硬件上的小钱。

开拓新用户

再好的手机也有被取代的一天,更何况华为本身还不能推出足以吸引用户换机的新机。

虽然华为可以通过购买高通的芯片继续做手机产品,但拿不到5G射频芯片,推出的新品只能使用4G网络。即便产品本身的亮点足以吸引用户购买,但不支持5G网络这一点还是会劝退不少消费者。

面对用户池逐渐减少的问题,华为选择了一个曲线救手机业务的方式:联合第三方通讯公司推出手机产品

华为提供产品的一切,包括硬件、软件甚至制造,而第三方要做的就是贴上自己的牌子。

华为

这样可以很好的规避封锁,拿到梦寐以求的5G射频芯片,还能够快速为自家用户池拉来新用户。

前段时间,鼎桥通信突然上架型号为N8 Pro的智能手机,无论外形和硬件配置都和华为的Nova 8 Pro相同,只有在网络支持方面不同,我们可以将之看做是鼎桥贴牌版Nova Pro。

我们查询鼎桥通信的历史发现,其最早是华为和西门子合资建立的,后几经辗转变成了华为和诺基亚合资,但不管怎么说华为的占股并没有变。

鼎桥通信N8 Pro

既然有华为的股份,新机直接贴牌华为公模也无可厚非。而在我看来,这是华为开辟的一种新手机销售渠道,一种新的拉新渠道。

继鼎桥之后,华为与中邮通信合作的Hinova 9 5G也走入了我们的视野,其贴牌的华为Nova 9 4G也成功地支持5G网络。目前Hinova 9 5G还处于预热阶段,上市日期为公布。

Hinova 9 5G

从这些贴牌机本身来看,硬件、软件均来自华为,本身没有任何问题。只是品牌上没有华为这个名字,想要打开市场还需要时间及合理的运营手段。相信华为也会在这个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。剩下的就要看消费者认不认了。

点评

华为手机业务被废掉了近八成,仅有的资源只能让其维持手机业务不死。而作为智能生态的核心,智能手机是华为必争之地,华为从系统层面做了鸿蒙OS,目的是链接各类智能产品组成智能生态网络,而其基础的手机用户却在不断的减少。

华为做了官翻二手机、用高通的芯片发新机、联合其他品牌发新机,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家鸿蒙OS的用户池变得更大。只有庞大的用户数量才能够变现,才能够在市场具有竞争力。

华为太难了,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坐上了智能手机王者的宝座,也在几个月的时间落得前功尽弃,弃卒保车。

华为的困境还有多久我们不得而知,但我们相信华为有能力走出来,这样判断的依据就是它是一个以技术为本的公司,一个拥有狼性文化的公司,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干劲的公司。